本文作者:访客

人工耳蜗集采均价降15万 大幅降价提升可及性

访客 2024-12-24 16:41:18 45281
人工耳蜗集采均价降15万 大幅降价提升可及性摘要: 人工耳蜗集采均价降15万!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为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者重建听力的电子装置。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

人工耳蜗集采均价降15万!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为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者重建听力的电子装置。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介绍,植入人工耳蜗确实能帮助到重度耳聋患者,特别是双侧重度耳聋导致语言功能不良的患者。之前在一线城市及高收入地区,很多患者自费植入很常见,包括许多老年性重度耳聋患者。但在二、三线城市,绝大多数患者很难全自费选择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集采均价降15万 大幅降价提升可及性

近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标结果产生,其中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共1.1万套,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此次集采共有5家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三家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力声特和浙江诺尔康两家中国企业。结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文件,人工耳蜗类相关耗材不区分竞价单元,5家企业全部中选,价格较为接近,均在44800元到55998元之间。其中,有三款能够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入选,还有一款支持1.5T核磁和一款不支持核磁的人工耳蜗入选。

谈及购买人工耳蜗的经历,阿琴的孩子在出生后第三天未通过听力筛查,最终确诊为基因突变导致的极重度耳聋。孩子在九个月大时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总花费为55万元(包括医保报销部分和个人支付部分)。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1年五家企业的人工耳蜗零售指导价分别为22.8万元、18.1万元、29.8万、32.8万和32.8万元。人工耳蜗之所以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其高科技含量和复杂的工作原理,研发成本高,硬件材料和数据编码软件也比较复杂。通常耳蜗植入住院手术费用大约在1.0万-1.6万左右,并且可以医保报销,但人工耳蜗本身价格昂贵,国产耳蜗要8万-16万,进口的10万-30万不等。

为提高人工耳蜗的可及性,部分省份和地区已将其列入省级医保统筹或给予补贴。例如,2014年,诺尔康通过公平竞争性谈判降价50%,产品连同人工耳蜗植入术一并被列入浙江省医保支付范围。此外,还有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也已将人工耳蜗列入医保支付保障范围,但不同地区的政策在患者个人负担、报销人群范围、适应症等细节上有所区别。

目前中国的人工耳蜗植入率不高,全球人工耳蜗总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例,绝大多数都在发达国家。中国目前植入人工耳蜗数量为5万例左右,占需求比0.68%,植入比例明显偏低。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第五批集采采购周期为3年,人工耳蜗类耗材年需求量共1.1万套。不过,集采的约定使用量与最终使用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放量情况还有待观察。部分地区的人工耳蜗填报需求量远高于此前的植入量,集采或将带来放量。

人工耳蜗并非一般的医疗器械,需要定期进行售后维护。一方面,人工耳蜗开机后,需要由专业人员定期调机,通过调节参数让患者能听得更清晰;另一方面,人工耳蜗并非一次性费用,植入体的设计寿命较长,如无特殊情况可以永久佩戴,而外部的言语处理器需要十年左右进行更换。因此,在降价提升可及性的同时,更需要供应保障与后期售后保障,这对企业提出了考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舒易来表示,预计集采后,全年龄段都会提升,助听器改善不佳的用户也会优先选择人工耳蜗。对于人工耳蜗集采后的管理,除了产品本身价格下降,国家药监部门还应将集采产品质量监管、后期服务质量的保障,以及可追溯的全过程监督放在重要位置。国家医保局也在申报材料中明确提出,医疗器械注册人对申报产品的质量和供应负责,作为供应保障的第一责任人,中选后及时、足量按要求组织生产,并向配送企业供应中选产品,满足医疗机构临床使用需求。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