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蒸发3000亿后,顺丰去港股上市了
等了一年多,顺丰控股(以下简称“顺丰”)终于如愿成为中国物流行业中首家“A+H”股上市公司。
11月27日,顺丰正式于港交所挂牌,发行价为每股34.30港元,也是当日开盘价,盘中涨幅一度到3.50%。截至午间休市,其股价上涨0.15%至34.35港元,总市值为1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98亿元)。
根据顺丰公告,其香港上市公开发售获7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10倍认购,全球募资净额约5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2.8亿元)。
在此之前,顺丰先后经历了去年的营收负增长以及今年前三季度增速收窄,投资者们的信心也在不断被动摇,其A股市值较最高时已跌去了超3000亿元。
而借由被业内视作加速出海重要信号的港股二次上市,顺丰能否重回巅峰?
11月27日,顺丰正式于港交所挂牌 图/视觉中国
被“冷落”的第一
从很多方面来看,顺丰是国内快递物流公司里毋庸置疑的带头大哥。
1993年成立至今,顺丰从快递起家,逐渐将版图扩大至快运(大件配送)、冷运及医药、同城即时配送、供应链服务,成长为综合物流企业,并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根据其半年报,截至今年6月30日,顺丰已覆盖了中国所有的地级行政区及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
业务铺开的背后,是顺丰多年以来重金烧出来的“天网、地网、信息网”。这三网是支撑顺丰服务时效的基础设施,顺丰董秘甘玲也曾表示这是其独特的核心战略资源。
其中,“天网”是由全货机、散航(与航空公司或代理合作)及无人机组成的空运网络;地网是由物流产业园、终端网点、中转分拨网络、运输队伍、配送队伍等组成的地面运输网络;信息网则是依托多种技术开发的、在包裹流转过程中对相关信息与数据进行跟踪的平台工具。
规模上,顺丰营收自2021年突破2000亿元后,连续两年站稳了超2500亿元。根据其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去年收入计,顺丰是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顺丰连续三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也是国内快递物流企业尚无法企及的勋章。
即便如此,A股投资者们对顺丰的情绪却冷淡已久。公开资料显示,2021—2023年,顺丰年内股价分别下跌了22.20%、16.51%和30.81%。且较之巅峰时期,顺丰市值如今已蒸发了超3000亿元。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这与顺丰近两年来业绩表现不达预期有关。
一方面,顺丰去年营收为2584.09亿元,虽然仍是行业第一,但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同比下滑了3.39%;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虽恢复增长,但增速仅有9.44%,再不复过往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的局面,瓶颈隐现。
若把时间拉长,顺丰在2018—2023年间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23.23%,京东物流则为34.49%。而根据极兔快递已披露的数据,其2020—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79.31%。
顺丰营收情况 图/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财报
另一方面,一直走高端快递路线的顺丰单票收入相对不菲,以今年1—10月为例,其15.75元的票均收入远高于通达系的2元上下,这也让其在去年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大涨了33.37%至82.34亿元;但从盈利空间上来看,重资产自营的顺丰仍有所亏欠。
去年,顺丰的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2.82%、3.19%,远低于中通的30.36%、22.79%,且在毛利率高于圆通(10.16%)、韵达(9.55%)的情况下,净利率却低于二者的6.50%、3.67%。
商流不足,份额受限
“国内物流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入了以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为重点的存量竞争时代。”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解筱文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22年及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仅为3.4%、5.2%。具体到快递行业,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为24.2%,到2022年则仅有2.3%,2023年有所缓和,但14.3%的增长也不复昔日速度。
而在存量竞争的背景下,顺丰的业绩可能将继续承压,尤其是在构成其营收半壁江山的快递领域。
“顺丰是快递行业中追求体验的一家企业,定位为品质快递。但这两年电商行业逐步开始向廉价电商发展,这也让价格竞争成为国内物流行业的主旋律。而顺丰的价格竞争力不足,商流不断萎缩,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盘和林所指的市场份额,是以业务量计算的。而业务量,从来不是顺丰的优势领地。
结合各快递企业发布的经营简报及国家邮政局数据来看,今年1—10月,顺丰业务量为106.35亿票,少于圆通、韵达、申通;其10.9%的同比增速不仅远不及这三家,还较22.3%的行业平均水平落后一大截。
今年1—10月,各快递公司业务量与单票收入情况 图/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公开数据
解筱文此前曾介绍,以收入计算,目前全国快递物流中电商物流占比在70%左右。而作为独立第三方快递公司,顺丰既没有如通达系与淘天、极兔与拼多多一般和电商平台间颇为紧密的联系,也不似京东物流一样可以背靠京东,在商流上是先天不足的,“这也是顺丰重要的增长瓶颈”,江瀚表示。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随着市场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通达系和京东物流可能会给顺丰带来更大的冲击。
一个可以看到的事实是,今年以来,各快递企业均在提升配送时效上颇下功夫。譬如年初中通将原本的“标快”升级为“好快”、“特快”升级为“飞快”,前者承诺送货上门、超时必赔,后者突出最快半日达;5月,圆通推出“航空件”产品,主打快到隔日达、次日达。若各家给到用户的时效和体验上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对不具价格优势的顺丰的威胁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也被迫卷入了快递价格战。今年以来,其票均收入从1月的17元降至10月的14.64元,但其业务量却并未因此出现明显的增长。
今年1—10月,顺丰业务量与单票收入情况 图/中国新闻周刊整理自顺丰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
如果将时间拉得更长,顺丰的单票收入已从2018年的23.18元降至今年1—10月的15.75元。虽然相比于通达系,顺丰确实还有不小的降价余地,但价格战若持续,将对顺丰的盈利空间进一步挤压。
向海外要增量
对于以时效快递起家发家的顺丰,找到新的增长点变得格外迫切。
而在横向拓展业务布局之外,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崛起,潜力更大的海外物流市场可能意味着更可观的增量。
顺丰对海外市场也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在港股招股书中,其不断强调自己成为一家全球运营的物流公司的愿景。
顺丰的出海之路最早可回溯至2010年,开始在海外建设网点服务中国客户的出境物流需求。2018年,国际化发展正式成为顺丰的重点布局之一,尤其是2021年斥资175.55亿港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46亿元)对东南亚市场份额位列第三的嘉里物流的收购,为其在东南亚快递市场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2022年,顺丰与湖北省政府共同出资、前后历时八年建设的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这是顺丰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顺丰曾表示,该货运机场是顺丰“覆盖全国、辐射全球”航线网络的核心枢纽。公开资料显示,该机场航线已触达比利时、美国、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
从营收贡献层面来看,顺丰国际业务的拓展确有成效,但仍有所不足。顺丰港股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其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收入分别为182亿元、589亿元、349亿元、18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8%、22.0%、13.5%、13.7%。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这也是顺丰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的重要出发点。“公司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广阔的资本市场平台,通过港股上市,顺丰将更容易得到国际投行和投资机构的研究覆盖,接触到未覆盖A股的海外投资者,扩大投资者交流面。同时,上市也将助力顺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柏文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顺丰董事长王卫也曾多次提及,赴港上市的目的在于以全球化的资本,能在国际市场中快速扩张。
招股书显示,顺丰此次港股上市的募资净额中,约45%将被用于加强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其中,20%将用于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物流服务及网络覆盖,包括投资海外资源、加强清关能力及与当地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20%将用于推进并购、合营企业等战略投资以提升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另有5%用于升级洲际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如增加新航线,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维护及升级海外仓库和物流园等。
不过,抛开已经全球撒网多年的三大物流巨头DHL、UPS、FedEx不谈,近年来盯上海外新兴快递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等)增长潜力的国内快递企业便不止顺丰一家。譬如菜鸟和京东物流,来势亦无法忽视。
在去年6月举办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表示接下来计划“以每年1—2个国家的节奏建设海外本地物流网络”,并于随后联合速卖通上线了“全球五日达”国际快递快线产品,首批落地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和韩国。根据阿里集团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报告,菜鸟营收同比增长28%至990.2亿元,增长主要源于跨境业务,其日均跨境包裹量已超500万件。
京东物流则凭借在印尼、泰国等地的数十座智能物流园维持国际市场份额。去年,京东物流国际物流事业部负责人薛群也表示未来3年计划建设覆盖全球主要国家的供应链物流网络。
顺丰面临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作者:石晗旭 编辑:余源